前言:《鱷魚的黃眼睛》原出版社Albin Michel的版權經理Léa來信覆我:「凱特琳.彭歌在十月底之前都會很忙碌,因為《鱷魚》的第三部不久即將面世。但若僅是一篇短短的序文,她很樂意書寫。」她接著問:「那麼,你希望凱特琳.彭歌在這篇序文裡向台灣讀者說些什麼?」

 

YES!我得把握機會。YES!但說些什麼?──當然,絕不只是一聲「嗨」,是凱特琳那神來之筆讓鱷魚跳脫科普書籍和兒童繪本的領域──我曾經差一點因為該書名和原文書封面(以為是青少年繪本)而錯失這本美妙的小說。凱特琳在小說中將原本溫和、透明的「黃色」轉成邪惡、野蠻的符號,然而「鱷魚」,到底牠是怎麼變出來的!!!這個魔法,我很想知道──by 20263 

 

 

 

 

〔中文版序〕他們都說:我是約瑟芬

 

當我動身前往紐約,準備和孩子們一起在那裡度過兩周的耶誕節假期時,我正在寫一本書,這本書即為日後的《鱷魚的黃眼睛》。一位美國朋友提供她的公寓讓我們住,於是我們欣然在此安居紮營……

紐約,紐約!這座城市閃耀著黃色、綠色、紅色、橙色的萬千燈火,這座城市從來徹夜不寐。MoneyMoney,那些四處奔走的紐約人似乎都在這樣喊叫。

黃色的計程車,狂躁的地鐵,賣熱狗的小販,夜裡的霓虹,鋼筋和玻璃結構的高樓大廈,Uptowndowntown,世界上最漂亮的博物館和……每天放在門口地毯上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一天早上,在等待鬆餅烤香、咖啡煮熟之際,我打開報紙,讀到了一篇文章,內容講述一個去中國養鱷魚的美國人的不幸遭遇。這個正直的人以低價收購了一飛機的鱷魚。一共七萬五千隻,隻隻牙齒鋒利,皮膚堅硬,小眼睛目露凶光,黃得像一堆金塊。他計畫讓牠們進行繁殖,然後將牠們切割成肉排、手提包,和其他商品……人們能從鱷魚身上獲得的東西真是太令人吃驚了!

他建造了寬大的水池,將這些爬行動物關在裡面,養了一群雞來餵養牠們,並以低廉的價格僱了一批中國勞工,圍起了數十公尺的長長鐵絲網,等待這些鱷魚產下鱷魚子,為他創造財富。

他已經算計出他即將堆在銀行裡的金塊。

然而他的如意算盤落了空。鱷魚們懶洋洋地曬著太陽,吞噬著成噸成噸的雞肉,卻絲毫沒有交配的打算。這個人開始擔心起來,於是請來一個獸醫,獸醫下了一個無情的判決:雄鱷魚太老太虛弱,因為風濕病不能動彈,而雌鱷魚早已不具生育能力!

    第二天,另一篇文章繼續報導了這個可憐男人的不幸遭遇。他真是禍不單行:他的中國工人由於懼怕鱷魚而拒絕工作,因為一靠近牠們,就會冷不防被牠們撕掉手臂和腿。他不得不設立一間醫務室,同時聘請一名醫生。之後,他的妻子離開了他,留下他孤單一人面對那些夜裡用一雙黃眼睛嘲弄他的鱷魚們。

    這個故事對我而言,是極美的隱喻,是一個對生活、對人際關係的殘酷性,以及對萬能的金錢的隱喻。

    於是書名被我找到了──《鱷魚的黃眼睛》。

我喜歡從真人真事中汲取寫作靈感。糅合現實和虛構。契訶夫曾說過:「一個作家有權利,甚至有義務,以生活提供給他的事件來豐富他的作品。如果沒有現實與虛構之間這種永恆的互相滲透、參差對照,文學就會死於貧瘠。」

    為了和鱷魚取得抗衡,我塑造了約瑟芬。在書的伊始受生活重壓的約瑟芬……被背叛、被嘲笑,及至絕望不堪的約瑟芬。然而這個約瑟芬選擇了緩慢前行,如同一隻勤勞的螞蟻,全心全意,充滿柔情,充滿勇氣。對抗鱷魚那目光兇殘的黃眼睛的,是約瑟芬微弱而柔和的光線……

約瑟芬吸引了不少男女讀者。她向他們敞開了另一個世界的一扇門。重新給予他們去相信另一個人類的希望和渴望。

每一個在我網站上留言的讀者說的幾乎都是同樣的話:「我是約瑟芬」或者「約瑟芬幫助我生存下去,幫助我承受考驗、離婚和疾病。她給了我去愛人、去工作、以及期盼生活有所成就的渴望……」

    二00四年十二月的這個早晨,在打開《紐約時報》的一刻,我還不知道這一切會發生……

 

凱特琳彭歌於2009年9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閱讀七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