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羅蘭.巴特的最愛

在她過世後,他用生命寫下了這些手札……

330篇生前未發表札記

一部獻給母親的戀人絮語


 BCP002

 

房慧真(作家)、林婉瑜(詩人)、耿一偉(導演)、黃以曦(影評人)、楊佳嫻(詩人)、鍾文音(作家)、鴻鴻(詩人、導演)(按筆劃排列) 推薦

 

19771025日,巴特母親逝世的翌日起,巴特將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他的喪慯──隨手誌於紙片上。

喪母劇痛,讓巴特面對自己的死亡,也重新思考遺忘、勇氣、時間、書寫等許多生命課題。他照常上課,完成許多寫作計畫、旅行講學,與朋友談笑,不讓人察覺他的悲慟,只有在日記裡,他卸下了武裝。他不再是理路清晰、言詞犀利的批評家、語言學家,而回到「家常」,回到血肉: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張照片都能讓他淚水潰堤。

書中330篇按序編入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一個惶惑、恐懼、糾葛的巴特。他充滿矛盾:他渴望孤獨,又需要朋友;他悲傷得萬念俱灰,卻能神智清明地審視自己;他不斷對語言的限制與虛妄提出質疑(即使書寫達到極致仍是徒然),但他唯一的救贖──也只能是書寫。他想掙脫悲慟,重拾平靜;一方面又樂於沉溺其中,因為只有在悲慟之中,他才能與母親同在。

這本日誌有助理解巴特的思想,及同時期作品如《明室》等等,它們是巴特於喪母心情影響下所撰寫的,而其源頭就是《哀悼日記》裡的札記。


〔名人推薦〕

母親塑造了巴特的價值觀,是美與善的典範是「一首不做英雄姿態的史詩」。母親過世後,他守護母親樹立的價值標竿──一種善、一種素樸、一種寬容,並時時自我檢視。他維持母親的生活秩序與習慣……母親無所不在──劉俐  

《哀悼日記》中的母親,並無與醜或惡對壘著角力,也非關遺失了任何可被延展與掌握的情節,她僅僅是,不再辛苦疲憊,不再微笑。她睡著了,不再醒來。這簡陋的失衡,甚至是不公允,羅蘭巴特接受了,但也還對抗著──黃以曦 

這一次,主體徹底崩解碎裂,真正來到「寫作的零度」。「死亡」是書寫之母,是無可挽回之戀人絮語,是來到明室之前的極度黯黑,是羅蘭‧巴特的晚期風格──房慧真  

這喪愓對巴特而言不是缺憾,因為生活沒有解體,而是「傷口」、「黑洞」。也可以說是井――被死者留下來的那個人,不斷在井口張望,看到的卻是水面上自己的倒影。──楊佳嫻  

這是被挖掘出來的日誌,我們見到了在黑暗地獄尋母喚母的文學大師心靈,如此可貴,但也如此不忍。喪慯是被棄,死者是對生者的遺棄,巴特的復元來自於「寫作」,慯喪歲月就是感知一切,寫下一切,即使是碎裂字句,卻也照亮讀者耳目。──鍾文音

不要把《哀悼日記》當成一本非得一口氣讀完的連續性作品,它是羅蘭.巴特流動心緒的即時攝影,內心景觀隨手拍,當成一張又一張風景照,分次翻看瀏覽,那麼類似這樣的話語:「從今以後,直到永遠,我是我自己的母親。」就會成為照片中突出的「刺點」,引致某種激越的情緒,擊中靈魂要害。──林婉瑜

喪母讓巴特質問上帝為何要創造愛與死亡的對立,而寫作成了他絕望中的生命力。羅蘭巴特撰寫日誌,是為了讓母親可以繼續活在他的記憶當中。透過我們的閱讀,他的母親將與他一般,永遠活在後人心中──耿一偉

  

 

〔作者簡介〕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1/12—1980/3/26)

20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是繼沙特之後,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也是在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巴特是以結構主義觀察文化現象的先驅,並將符號學推向法國學術界的前沿,勾勒出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巴特對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存在主義、詮釋學和解構主義等等皆有極大影響,應用更廣及電影、廣告、音樂、時尚、設計、建築等領域。

〔譯者簡介〕

劉俐

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學位、巴黎第三大學影劇學院研究。曾任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駐巴黎台灣文化中心主任。譯有《電影美學》、《攝影大師對話錄》、《劇場及其複象》、《印度之歌》等。


基本規格〕

:哀悼日記

原書名: Journal de deuil

作者: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譯者:劉俐

叢書系列:Neo Reading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1年1月13日

規格:平裝/272頁/13寬x19高cm/黑白/初版

定價:320元

ISBN 978-986-120-48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閱讀七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