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路易斯.康(Louis I. Kahn)  

路康教學生做設計的方法是:以快速的草圖掌握設計最根本的理念,再進一步發展形式。他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希望學生能不斷地掙扎做出一開始的理念,重新思考問題,找出新的解決方法。雖然他與學生總是保持距離,不太容易親近,不過仍廣受學生歡迎,一年內就被聘為主要的設計老師,負責統合其他設計老師,包括業界赫赫有名的建築師貝魯斯基(Pietro Belluschi)與史塔賓斯(Hugh Stubbins)。

 

郝夫在1949 年辭職去擔任《建築記錄》(Architectural Record)的主編。路康向學院遊說由霍爾擔任系主任,索耶在徵詢過艾羅.沙陵南、史東與郝夫之後,大膽地聘任霍爾,當時他已是63 歲、半退休狀態地待在羅馬的美國學院,擔任駐學院建築師。霍爾欣然接受,在1950 年元月走馬上任。對路康而言,老友霍爾是耶魯建築系主任的不二人選。猶太裔的背景讓路康無法打入菁英圈子,而霍爾就是不折不扣的菁英份子,除了在實務上兩人有過合作的經驗,在霍爾的加持下,路康的社會地位得以大大提升。

 

索耶為了讓藝術學院的科系之間有更多的交流,聘任了曾任教德國包浩斯學校的畫家阿爾伯斯(Josef Albers)出任新成立的設計系系主任,負責整合建築、雕塑與繪畫基本課程,規畫的圖案設計新課程引發許多老師的反彈,擔心耶魯的傳統將被包浩斯強調跨領域學習的方式所取代。阿爾伯斯創作了一系列著名的極簡主義作品《向正方形致敬》,他的教學影響了許多美國現代藝術家。

 

一個欠缺學術背景,一個欠缺家世背景,兩個都被當是局外人

 

正當阿爾伯斯大動作進行課程整合,霍爾也開始正視建築系的課程問題,認為應設法激發一年級學生的建築創造潛力,因為建築學校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建築師,而非事務所的繪圖員。他聘任了一位沒有學歷背景而有豐富實務經驗的納爾(Eugene Nalle)負責一年級課程,讓學生透過如何運用材料—尤其是木材與石材—學習基本構造,要學生完全擺脫模仿建築雜誌上流行樣式的做法,讓當時剛到耶魯任教的建築史學家史考利(Vincent Scully)認為納爾是個討厭書本的人。路康與納爾並沒有私交,雖然他認為納爾按步就班式的設計操作方法缺乏派頭,不過他們都重視「從材料出發思考設計」的方式。由於納爾欠缺學術背景,路康則欠缺家世背景,兩人也都同樣被當作局外人。

 

除了重整課程之外,霍爾也繼續推動邀請業界知名建築師擔任設計兼任老師的政策,包括曾在傑佛遜國家紀念碑競圖擊敗路康的耶魯校友艾羅.沙陵南,以及紐約現代美術館建築組首任的主任,1949 年在紐卡南(New Caanan)仿效德國建築師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設計玻璃屋自宅而聲名大噪的強生。

 

1950 年代初期,強生在耶魯的教學強調建築史的重要性,一反納爾以材料作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從分析密斯與柯布作品的形式作為設計基礎;雖然他與學生常有衝突,不過強生對有藝術天分的人具有慧眼識英雄的能力。他與路康早在來耶魯之前就認識,非常支持路康。另一位被延聘的名人是工程背景出身的富勒,他與路康早在大蕭條時期就認識,兩人在耶魯教書時交往密切。

 

做自己想做的事

 

1950 2 月,路康受到了羅馬美國學院(American Academy in Rome)主任羅柏特斯(Laurance P. Roberts)來信邀請他擔任駐學院的建築師,指導建築學員,跟他們一起參觀旅行,可以充分的個人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該學院是美國著名的文藝復興復古建築師麥金(Charles Follen Mckim)在1894 年所創立的學術研究機構。麥金曾到巴黎美術學校留洋,仿效巴黎美術學校年度羅馬大獎競賽得主能到羅馬法國學院(French Academy in Rome)研習古蹟三年的制度,羅馬美國學院則只提供有潛力的年輕藝文人士一年的時間留駐學院。該學院成為美國藝文人士嚮往浸潤在古典傳統的天堂。學院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關閉,在羅柏特斯的帶領下,學院得以恢復往日的榮景,鼓勵現代主義傾向的藝術家來此駐院。路康在1947 年時就曾透過強生推薦,希望爭取到學院駐留的機會,可能是因為他過於年長的關係,申請過程遭到擱置,一直沒下文;霍爾又幫忙寫了一次推薦信給學院,由於他是第一位現代建築師受邀擔任駐學院建築師,在學院頗具分量,讓路康得以圓夢。

 

將事務所交由安婷與威斯東繼續完成一些案子,路康在1950 12 月到了羅馬。路康在學院裡結識了駐院的考古學者布朗(Frank E. Brown),也是從耶魯來的一位藝術史學家。除了自己參觀義大利古蹟之外,路康也在學院的安排下做了長途的參觀旅行。到希臘與埃及參觀了卡納克神廟、亞斯旺神廟與金字塔,也到馬賽看了興建中的馬賽公寓(Unité d’Habitation),讓他不僅對柯布開始產生好感,同時也看到了鋼筋混凝土的潛力。

 

三個月旅程的領悟

 

路康第一次看到這些古蹟是在27 歲的時候,相隔廿多年,如今看在年已

50 歲人的眼裡,有非常不一樣的感受,重新燃起了對古典建築的熱愛。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 年後,此時的歐洲許多地方仍舊是滿目瘡痍,看到倖免於難的古蹟,更讓路康感受到從中散發出來歷經時代考驗的內在固有的美感。從他在旅行中所畫的素描可以看出,早年偏向圖像,現在則強調形式與材料所隱含的構思,呈現路康追求的「藝術境界從具象的外在轉向抽象的內在」的軌跡。在這趟三個月的旅程中,路康領略了一種固有的價值觀。在1951 3 月從羅馬返美時,路康寫下了:一幢建築物不可量度的精神,有賴於其可量度的實際情況與構件。

 

 

摘自《路易斯.康建築師中的哲學家》

城邦讀書花園:http://www.cite.com.tw/book?id=55266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9012

誠品: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8562401338

金石堂: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ActId=future&KMCode=2019200038391&Path=

各大書店同步上市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閱讀七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