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頁七.JPG

濟群法師(以下稱濟):佛教一方面承認命運,另一方面認為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周國平(以下稱周):其實西方哲學有兩個極端,除了機械決定論,還有一派強調自由意志,人可以自己做出決定,把決定變成行動,就在一定意義上打破了既有的因果關係,或者說成為了因果關係中的新的因素。

現代西方的「存在主義」,尤其是法國哲學家沙特,極端地強調人的自由。他提出一個命題叫「存在先於本質」,就是說你沒有一個前定的本質,你的存在在先,然後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本質,你選擇怎麼做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濟:在生命延續的過程中,選擇非常重要。因為生命不是單一的存在,而是多元、複合的存在。我經常說:

你是什麼,比你擁有什麼更重要。這個是什麼,就取決於我們的選擇。

周:人在價值觀上可以自己做主,這是人的最重要的自由,因此而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如果放棄這個自由,就只能被環境和外界的因素支配了。

濟:環境之所以能鎖住你、左右你,主要是因為你內心有一份需求和執著。比如一些體制內的人,他也覺得不自由,被束縛,為什麼不走出來?

就是因為放不下體制提供的保障。佛教所說的解脫,是要解除內心對外境的這份需求和執著。如果沒有這些需求和執著,我們就可以在任何一個系統自由出入,不為所縛。

 

周:所以人的心態非常重要,是心態決定命運,而不是環境。

濟:環境就像一種程式,如果你不夠獨立,進入程式後就被卡住了,不由自主。反之,如果能保持超然獨立的心態,不論進入哪一個程式,都能隨緣自在。

周:佛教認為,命運是由內在力量決定的,心念主導行為、習慣,決定了命運,所以命運是可改變的。

但是,命運有沒有不可改變的客觀的方面?是否應該把命運和「對命運的態度」加以相對區分?

我們常用命運這個詞來表述自己完全無法支配的人生遭遇和軌跡,在這個含義上,是否可以說人不能支配命運,但可以支配對命運的態度?人對命運是有自由的?

 

濟:這是兩個方面,一是能不能改變命運,二是怎麼看待命運。首先,能不能改變命運?這和人們對生命的認識有關。

在很多宗教哲學中,往往把命運歸結為外在力量,認為由一個主宰神來決定吉凶禍福。

佛法最大的不同,是否定主宰神的存在,認為一切是由自己決定的。

西方的宗教哲學,包括中國的儒家,對心性的認識比較薄弱,而這正是佛法最擅長之處,所以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心性之學」。

佛陀當年正是通過禪修向內觀照,最終明心見性,了悟生命真相,了悟存在的緣起差別。從緣起論的角度,佛陀發現命運是可以改變的,進而找到自我拯救的方式。

其次,怎麼看待命運?面對一個現象時,你是接納,還是對立、抵觸、仇恨?這些態度直接會給當下帶來不同感受,同時給未來生命帶來不同走向。

篇名頁一.JPG

周:即使心性問題解決以後,仍然不能否認有個人不可支配的外在遭遇。世界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或者針對你而發生的許多事情,你是無法支配的,但你可以支配對它們的態度。

比如說,你的心性問題解決得很好了,但是你突然得了絕症,遇到了天災人禍,這是你無法支配的。個人無法支配的事情和可以支配的事情,這兩者是不是還應該有一個區分?

 

濟:其中還是有一個內在聯繫。從整個世界來說,每個人的存在,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都和他的心性有關。

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心性,世界就完美了,所謂「心淨則國土淨」。反過來說,如果人人內心充滿貪婪、仇恨、愚癡,這個世界一定會問題重重、鬥爭不息。這是人和世界的關係。

再如人和自身的關係。你有良好的心性,飲食有度,行為節制,肯定活得更為健康。反之,如果總是根據欲望生活,任性、貪婪、暴躁,缺少對色身的認識和緣起的智慧,當下就會給自己的身心帶來很多問題。

誰為前世的善惡買單?

周:說到輪迴,你沒法決定自己投生在什麼地方,比如投生在中國或印度。如果投生在沒有佛教傳統的地方,是不是就不會開悟?

濟:從今生來說,我們投生在哪裡似乎是偶然的,自己不能決定。但從佛法的生命觀來說,每個生命都是隨業流轉。

這種業力並非憑空產生,而是取決於每個人曾經造下的身口意三業。所以,出生不是偶然的,是由業力決定的。

如果說業力是命運的源頭,那心念就是業力的源頭。當我們在心念中不能自主,對心念產生的業力同樣不能自主,對業力導致的命運更不能自主。

反之,如果我們能把握自己的心念,也就能進一步把握行為,把握命運。所以,修行就是從心念入手,從隨波逐流到逆流而上,從不由自主到當家作主。

 

周:我一直困惑的問題是,我只能支配現在的心行,可是前世心行造成的結果也要讓我來承擔,這有點不公平。怎麼看這個問題?

濟:對於前世造作的不善行,我們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要承擔由此帶來的苦果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今生的一些情況來比照。比如年紀小的時候,因為無知造作了很多不善業,我根本就是出於無知,憑什麼要承擔?

或者說十年、二十年前,那時身不由已地做了很多壞事。這些後果我都不想承擔,是不是可以呢?其實是不可以的。

你做過的事,有時不是說願不願意承擔後果,而是不得不承擔,因為這是你做的事。

 

周:好像應該劃一條界線,就是我作為個體,這輩子我做的事情,和以前一世又一世的輪迴中,那些我完全不知道的存在,應該劃一條界線。

承擔這一世做的事,我是信服的,但以前那些我完全不知道的東西,怎麼能承擔呢?我為什麼要為前世不是我做的事負責呢?

篇名頁二.tif

濟:我們可能不願意去承擔那些道德責任,但很樂意去享受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天賦和境遇。

周:如果天賦不良好,我也只能承受。但是,道德上的善惡判斷,我認為應該有別的解釋。

濟:從佛教的因果觀來說,「因有善惡,果唯無記」。道德上的善惡,是對造作這個行為的判斷,果報本身並沒有道德屬性。

通常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更準確的表達,應該是「善有樂報,惡有苦報」。為什麼要為前世的事負責呢?

生命就像河流,一路流過,你無法拒絕上游帶來的各種東西。

因為這條河就是你整個的生命系統,它是分不開的,除非你超越輪迴。

人不是憑空掉下來的,不是今生這麼短暫的一個片斷。

 

周:我發現,佛教在談論自由與命運的關係時,輪迴理論是不可缺少的。

濟:輪迴說只是對生命現象的一種解讀。

如果沒有輪迴,生命就成了孤零零的一個片斷。

我們不妨想想,在這茫茫宇宙裡,一個叫做「我」的生命出現,然後消失──沒有之前,也沒有之後,實在是莫名奇妙的事。難怪不少哲學家和藝術家要走上絕路,因為這樣的人生是看不到意義,看不到希望的。

整個印度的宗教哲學,關注的就是輪迴和解脫,這是它有別於世界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徵。

篇名頁五.JPG

周:關於自由,西方哲學區分兩個概念,一個叫內在自由,一個叫外在自由。外在自由主要指政治自由。像英國的洛克、亞當‧斯密、穆勒等自由主義哲學家,所討論的是一個社會怎樣才能保護好每個人的自由,怎樣建立一種秩序,使每個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同時不允許侵犯他人的利益。這是政治自由的概念。

此外,馬克思還強調一個外在自由的概念,叫自由時間,強調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的活動是自由的,人不只是為了生存而活動,還有高級的能力,作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的活動,發展這種高級能力本身就是目的,不應該讓它為低級的物質性生存服務。為了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變革所有制,以保證每個人只用少量的時間從事謀生所需要的活動,而擁有大量的自由時間來發展自己的能力。

我想知道,佛教是如何看待自由的?

沒有困惑也沒有煩惱的自在

濟:自由,佛教中的概念是自在。在很多寺院,都能看到「得大自在」的匾額,既體現對這一境界的景仰,也昭示佛弟子的努力目標。

而在經論中,「自在」一詞更是頻頻出現,僅《大正藏》就有近六萬個,從方方面面對此進行了演繹。那麼,究竟什麼是自在?核心不外乎兩點,一是沒有困惑,即認識的自在;二是沒有煩惱,即心靈的自在。可以說,一切自由都是建立在這兩種自在的基礎上。

另外,《華嚴經》講到十種自在:

一命自在,可以自由選擇住世時間。

二心自在,心靈沒有掛礙。

三財自在,具有自由支配的財富和生活條件。

四業自在,能自由的做利他事業。

五生自在,可以自在選擇投生。

六願自在,所有的願望都能實現。

七信解自在,有能力認識真理和智慧。

八如意自在,具有超常的神通能力,可以自在運用。

九智自在,智慧無礙。

十法自在,能自在說法。

十種自在包含了內在自由和外在自由。佛教認為境由心造,有了內在的自由,才能真正實現生命的外在自由。因此,佛教更看重內在的自由。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知名學者、散文家、哲學研究者、作家,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采的知名學者之一。

濟群法師,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現任菩提書院導師、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及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出版並發表各類著述、論文兩百餘萬字。

cover_3D.jpg

--商周出版最新上市--

更多新書訊息: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goo.gl/Hgw3TK
博客來 https://goo.gl/LZ3Uyz
誠品 https://goo.gl/QdHwwb
金石堂 https://goo.gl/EWBZnX
讀冊 https://goo.gl/wZ3upU

arrow
arrow

    閱讀七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