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推薦 Big Issue執行長、總編輯李取中 │ 知本形象設計總經理蔡慧貞
創意大師.德博諾博士(Edward de Bono)說:「當一個新的點子泉湧而出的時候,它不可能沒經過『思考』。」
◆ 設計×思考=從概念構成、研究、原型、到使用者互動的過程。
◆ 設計×流程的最高境界就是整合了對藝術、科學、與文化的渴望。
◆ 設計×靈感的微妙關係很棘手,尤其當它阻礙你思考其它選項的時候。
◆ 設計×形式=概念進化成實體物件、具體圖像、或可用系統,或是……深深地著迷。
因此,「設計的過程涵蓋了研究、創造、以及想法的表達。有時候靈感似乎可以無端從某處冒出來,但常常,它們是縝密技巧下的產物。許多設計師的設計案始自於腦力激盪法──這是初期對靈感方向的一種開放式搜尋方法。然而在設計師追求實用、啟發性的靈感的過程中,腦力激盪不過是個起頭......
「有時候,靈感會成為我們最棘手的敵人;尤其假使它阻礙我們思考其他選項的話。」Don Koberg&Jim Bagnall
(Sometimes an idea can be our worst enemy, especially if it blocks our thinking of alternatives.)
如何獲得靈感
當你定義了問題之後,你就要開始發想解決的方案,同時發展更深入的概念。這意思往往是你要跟自己、跟其他設計師夥伴、還有客戶和可能的終端使用者溝通你的創意。你筆記本裡耐人尋味的塗鴉、或白板上充滿煽動意味的潦草字眼,現在都可以成為你口中具體的概念和活靈活現的故事。
設計流程的第一個階段是要在你的問題周圍撒網;在這個過程中,你腦子裡可能會冒出各式各樣從了無新意到稀奇古怪的想法。在傾注所有時間與心力開發唯一的解決方案之前,設計師會敞開他們的心胸擁抱種種可能,然後才將火力集中在少數幾個方向上。本章探討的除了有讓單一概念產生變化形的工具外,還有針對核心觀念快速地進行研究、說明、以及發展的技巧。
若設計案的內容是單一畫面,如書本封面、海報、或報章雜誌的插圖,從創意發想到設計執行就會是一個流暢且直通到底的過程。但若是比較複雜的設計案,像是網站、出版品、動態圖像(motion graphics)等,在發展解決方案的視覺細節與外貌之前,設計師就會傾向利用圖表、故事板、和一連串的演示來展開工作。實體和數位的設計模型也可以幫助設計師與客戶具體想像出解決方案在使用中的樣貌。
視覺清腦法(Visual Brain Dumping)
傳統的腦力激盪法是經常應用於團體的文字活動。這裡所介紹的技巧則是將腦力激盪轉化為視覺的媒介,更適合個人工作時使用。
設計師Luba Lukova憑藉著單一的鮮明影像就能創造出充滿力道的海報而聞名全球。在她的許多作品中,可以看到兩種概念融合以創造出有趣的視覺語彙。經由衝突迸發出來的第三種意義,會比各種概念相加在一起來得更有張力。如此創作出來的海報,可以說是由幽默與衝突細火慢燉而成的。
Luba Lukova的設計流程會從密集的素描開始。在釐清要表達的感性或政治性內容之後,她會著手進行好幾十幅的小塗鴉。在為戲劇《馴悍記》(The Taming of the Shrew)設計海報時,Luba Lukova用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描繪兩性之間由來已久的戰爭。她最初的靈感當中還包括了一件由兩張臉孔組成的胸罩,和被緊緊鉗住的一顆心。有好幾張素描畫的都是女人配戴馬轡;最後定稿的圖像則是進一步濃縮了這些想法,讓畫面上的女人配戴了一個男性形象的口套。Allen Lupton&Jennifer Cole Phillips
「我會把尚未派上用場但還不錯的素描保留歸檔,因為它們往往可以替其他設計案帶來新的靈感。」Luba Lukova
(I keep an archive of good sketches that have not been used because they can often trigger an idea for another project.)
如何使用視覺清腦法
01 開始素描。在你釐清了設計案的目的與範圍之後,拿一些紙和一枝筆來,快速地畫一些小圖。
02 設定時間。在20分鐘內至少畫出20張素描。盡可能把每一張紙畫滿,這樣你才方便進行比較。
03 繼續進行下去。與其就一個素描塗塗改改,不如替這個素描做一些變化形。檢視你的素描,然後選定幾個進一步發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