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令人驚訝的現實展開了。在書中,路斯與其說是建築師,不如稱之為革命家。他並非是我所學和熟知的建築師那樣,是沉溺於想像中優美的建築,並將其描繪出來、以匠人姿態出現的所謂藝術家,而是面對時代,不斷與惰性和慣習抗爭的、夢想新時代的實踐性知識分子。
為了瀏覽他的建築,我重新仔細地在維也納尋找他的作品,並不斷地歎息,懊悔之前的虛度光陰,埋怨自己這麼晚才遭遇到路斯。建築是技術和藝術的一部分,這一荒謬和無意義的假設,正在我腦中被徹底的擦掉。我開始反問:所謂擅長美術,豈不是妨礙做建築?」
這是建築師承孝相與現代主義建築啟蒙大師阿道夫‧路斯的作品第一次遭遇時的心情。
「很早以前我就以學習建築為由,屢次踏上旅行之途。雖然可以透過圖面及照片來理解好的建築,但這只不過是脫離現場的一種想像的再現。時間久了容易積累種種誤解。也就是陷入建築的幻想之中而止步不前。為了正確理解以在其中創造生活為目的的建築,必須去現場面對真實、打破幻想。因此,我喜歡旅行。」
這是從此開始不斷踏上旅行、尋訪建築的承孝相的一段自白。
「曾經去印度的艾哈邁達巴德參觀路易斯.康設計——現仍被後人持續建設——的印度管理大學的經驗對我來說,並不是那麼愉快。我在被命名為「路易斯.康廣場」的管理大學主空間中很難發生期待中的緊張感,於是我以空間的散漫為由第一次開始懷疑路易斯.康。
而在達卡的孟加拉國會大廈,被人稱為康的最高傑作。走進這個貧窮國度裡神殿般的建築中,面對豐富的裝修辭彙形成的華麗空間,我的情緒竟木然不為所動。看著旁邊連聲感歎的同行建築師們,我只能自歎頑固。
他所說的沉默的涵義究竟是什麼呢?在他創造的如此華麗的空間中,我並未能發現珍貴的沉默,難道是因為我的無知和傲慢?一年後,我又試圖通過金貝爾美術館來尋找他的寓意,但還是再次失敗。他在進行建築的通俗說明時,附於圖示軸線後面頻繁使用的『沉默與光』,應該是理解他的建築最重要的關鍵字。將其圖示和語錄牢記於腦中,我尋覓著金貝爾美術館的每個角落,最後只能停留在通過幾個片斷來類推的程度。即便如此,我還是安慰自己,這已經遠勝於在艾哈邁達巴德和達卡的收穫。
但是沙克生物學研究中心則是由直接表現他的概念的圖示平面所構成,猶如在其平面中心軸的盡端放置著沉默與光。事實上,那沉默和光也只能存在於此。」
這是面對大師作品產生質疑、不斷追尋真相的辯證過程。
「萊韋倫茲並不是到了晚年才意識到清空的美麗,而是從設計森林墓園的一開始,就試圖通過清空、節制與沉默,僅留下建築的本質。雖然從他身上也能發現類似傑克梅第或是貝克特般美麗的清空,但是在萊韋倫茲身上感覺不到他們的現代式絕望。他的清空是這樣充滿著詩語和希望。
萊韋倫茲雖然沒有留下一行文章,也沒有向誰傳授,但是通過沉默的建築,我們可以學到他確信的所有一切,這是比任何文字更有說服力的銘文。我在走出萊韋倫茲的大建築——森林墓園的時候,有意錯過了阿斯普朗德設計的教堂,我害怕萊韋倫茲給我的感動哪怕受到一點破壞。
我相信,這個建築在今天依然是有效的《聖經》。」
這是遭遇「大建築」時的內心悸動。
將蓋房子比喻為作詩,《改變世界的建築》是目前韓國在國際上最著名的建築師承孝相透過二十世紀重要建築及建築大師來進行思考的建築筆記,書中走踏16個20世紀重要建築作品,遊歷式的講解,在深入西方建築世界精髓的同時,又處處體現作者的東方視角及東方思維,講述建築大師的故事,解讀世界經典建築。
以上節錄文字只是書中片段感動。全書中,都是對承孝相本人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建築師及作品的深刻剖析,也讓閱讀中的我們,學會以另一雙眼來觀看這些根植於生命的大建築。
書名:改變世界的建築
作者:承孝相
譯者:徐鋒
譯校:傅滔、韓桂花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裝訂:平裝
售價:380元
書系:新。設計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22cm / 部分彩色 / 初版
推薦人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研究所教授 曾成德
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系暨藝術管理研究所系主任兼所長 阮慶岳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王俊雄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暨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講師 王增榮
東海大學建築系講師 郭文亮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李彥良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總編輯 楊恩達
目錄
1 樹立在米歇爾廣場的時代精神 阿道夫.路斯╳路斯住宅
2 理想主義者打造的紀念碑 朱塞佩.特拉尼╳科摩法西斯大廈
3 發生在斯圖加特的革命 魏森霍夫住宅區
4 優美的建築遊廊、西方住宅的完成 柯比意╳薩伏瓦別墅
5 真實的建築 柯比意╳拉圖雷特修道院 vs. 托羅內修道院
6 太陽的城市 柯比意╳香地葛
7 心中的風景 漢斯.夏隆╳柏林愛樂廳
8 詩意真實性成就的20世紀建築大革命 密斯╳柏林新國家美術館
9 沉默的寓意 路易斯.康和路易斯.巴拉岡的建築精神
10 孟加拉的光和沉默 路易斯.康╳孟加拉國會大廈
11 「大技術」建造的「反建築」 理查.羅傑斯vs.倫佐.皮亞諾╳巴黎龐畢度中心
12 通往世界之窗 約翰.奧托.凡.斯普雷克爾森╳新凱旋門
13 建築和記憶 法蘭克福的羅馬廣場和席恩美術館
14 知識之城 多明尼克.佩羅×法國國家圖書館
15 奎爾公園的再發現 高第的理想城市
16 聖詩般的風景 西格德.萊韋倫茲×森林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