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 23 Mon 2009 15:47
森山大道。心的風景
- Nov 10 Tue 2009 11:51
《鱷魚的黃眼睛》中文版序 by 凱特琳.彭歌
前言:《鱷魚的黃眼睛》原出版社Albin Michel的版權經理Léa來信覆我:「凱特琳.彭歌在十月底之前都會很忙碌,因為《鱷魚》的第三部不久即將面世。但若僅是一篇短短的序文,她很樂意書寫。」她接著問:「那麼,你希望凱特琳.彭歌在這篇序文裡向台灣讀者說些什麼?」
- Nov 10 Tue 2009 11:20
新小說01《鱷魚的黃眼睛》─── 一段捉刀代筆的醜聞,即將翻轉兩個姐妹的人生
- Sep 22 Tue 2009 16:08
在霧峰蓋綠色的房子
《蓋綠色的房子:做自己的建築師》出書期間,作者阿羚全省走透透,在多家誠品書店的邀請下,舉辦新書座談會,與各地讀者朋友們分享綠色造屋的各種知識及撇步。其中台中豐原店的演講,熱情的台中霧峰王家,主人王明宗先生還親自到場,為大家解說他自行研發出的低成本低耗能的45度角透氣孔,如何讓他蓋出了這棟不需要空調的家。
活動結束後,趁著還未日落,和阿羚一行人立刻趨車趕赴至同樣位在霧峰的吳家,這個案子同時是許多位讀者看了這本書後,最心儀的作品之一。本身即為設計師的屋主吳先生,將三十年前蓋的當時流行的仿西班牙風的雙拼透天厝,改造成非常具有現代感、將冷洌水泥粉光和溫潤木作完美結合的設計工作室(同時如今應觀眾要求加入咖啡廳的功能),而室內的所有家具,更是同樣出自這位設計師之手。
當天因聯絡不及,抵達時設計師屋主仍在忙著位於不遠處即將於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新開幕的咖啡餐廳空間的最後階段。(地震教育園區的館長在看了這個命名為私人咖啡的空間後,力促設計師屋主承接園區內的複合式餐廳設計及經營。)不過就在夕照漫過整個山頭即將天黑時,還是等到了設計師回來,同時等到了設計師親手沖煮的甘醇「私人咖啡」。即使一身疲累,設計師還是高興地聊著出書後,接到了不下十數通的熱情讀者電話,更有人開了幾個鐘頭車抵達發現咖啡廳未營業,仍不死心要求入內喝杯水可否,就為了欣賞造型各具特色的木作桌椅、吧台及空間佈局。還有,一定要向屋前池水中的溪蝦招個手,看看它和你握手的可愛模樣。
- Sep 22 Tue 2009 14:50
《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誠品全省巡迴演講壓軸場次:9月26日(六)下午3:00誠品信義店3F,歡迎參加。
- Sep 11 Fri 2009 11:35
森山大道訪談錄--訪談人:沈昭良
這個星期天(9/13)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節錄刊登《犬的記憶》書中,台灣攝影師沈昭良與森山大道的訪談。森山大道曾於去年三月接受Epson邀請來台擔任百萬大賞的評審,同時由沈昭良陪著森山大道走逛了永康街、大稻埕、萬華龍山寺甚至台北101等地,森山仍維持了一貫在街上快拍,書中還收錄了多張沈昭良對森山大道進行的影像側寫,紀錄了大師深沈卻又親近的一面。
- Sep 11 Fri 2009 11:20
攝影家張照堂與詩人許悔之的影像對話--《犬的記憶》新書座談會
- Sep 09 Wed 2009 16:08
只要透過影像說話的主觀意識強烈,無論手上拿什麼相機或鏡頭都沒有太大差別--森山大道《犬的記憶》
「我認為任何攝影者,只要透過影像說話的主觀意欲強烈,無論手上拿什麼相機或使用什麼鏡頭,對我而言並沒有太大差別。以我來說,我經常使用28mm和21mm兩種鏡頭,由於我經常在暗房以格放產生新的影像,它們幾乎已能滿足我的拍攝方式和需求。……延續上述的思維脈絡,數位科技對於影像產製過程所造成的改變,跟我的創作內容並不衝突,在仍能購得傳統底片和藥水的情況下,我會延續我的習慣與方式,假若有一天數位科技已全面取代傳統底片,當然我也會愉快地接受改變。」
- Sep 04 Fri 2009 00:29
森山大道的寫真記──穿梭街頭
以下是書中第二部寫真記的其中一篇,寫真記第一篇寫高職休學後在大阪從平面設計轉換跑道至攝影並師事岩宮武二的啟蒙經歴;第二篇則是覺得時候到了非去東京發展不可、投靠細江英公受到VIVO解散後的諸位成員影響的階段;第三篇就是以下這篇終於獨立出來的過程的節錄文章;第四篇則是與另一位攝影師中平卓馬既競爭又相惜的交往,以及Provoke的誕生乃至解散,而與名作家寺山修司的合作也始於此一階段。
- Sep 03 Thu 2009 23:31
森山大道80年代傳奇攝影作品「野犬三部曲」第一部《犬的記憶》
- Aug 05 Wed 2009 15:14
平價也能綠建築,夢想實踐ing!誠品書店「蓋綠色的房子」新書分享會
平價也能綠建築,夢想實踐ing!
- Aug 04 Tue 2009 16:02
大家一起來 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
- Jul 09 Thu 2009 11:39
「你知道為什麼寫詩嗎?」
- Jul 02 Thu 2009 11:51
懂得思考的人生,才能創作出真正紮根於土地上的作品-- 一本用心閱讀就會真心愛上的建築書
- Jun 29 Mon 2009 22:53
植原亮輔與渡邊量重的冒險童心:身體正在唱歌呢~
「有朝一日,我一定能飛上天」、「身體正在唱歌呢」,這些傳遞著輕緩柔和氛圍的語句,居然是來自女性內衣的廣告文案!
以塑膠花瓶的設計驚豔歐美的D-BROS,兩位靈魂設計師植原亮輔與渡邊量重,同時也是讓日本老牌企業華歌爾再次重振的重要推手。從未經手過內衣品牌設計一男一女的他們,反而能夠毫無包袱的為年輕女性內衣品牌打造出完全不同於已往的形象!《美學企業力》一書中,收錄了這樣打動人心的故事,意指「酷女孩」的une nana cool,不僅成為日本年輕女孩最愛,如今也紅遍了亞洲其他國家了!
以下圖文節錄自2009年6月出版《美學企業力》一書:
- Jun 13 Sat 2009 13:08
PIE BOOKS首次以中文版與讀者見面:《美學企業力》
PIE BOOKS,相信對很多設計師來說,案頭上至少擁有了一本以上吧,尤其CAP與他們合作出版的雜誌設計書籍的系列,簡直是雜誌設計的參考大全。同樣地,對於引介設計外版書的編輯來說,透過版權代理或試圖直接聯繫,大概也都試了不止一次吧。至少從第七編輯室一成立,第一個麻煩日文版權同事的,就是「請幫忙簽下PIE BOOKS的書吧」。奈何得到的答案總是:「PIE BOOKS不做授權書喔。」但是,「堅持」,也同樣是七編的能耐;打從第一次被拒後,每隔幾周,總要再晃到版權同事面前,或敲敲他們的msn,「再幫我們問問吧。」甚至難得出發到東京,也不忘要求「幫忙約約看。」還好,堅持向來是這類事情最後見轉機的唯一途徑,代理那方終於傳來了:「可以談談看喔。」......接下來遇到的一連串往覆就不多述,總之,憑著七編的耐力和品質,PIE BOOKS在台灣有了第一次的版權合作。
那麼,在PIE BOOKS眾多優秀書籍中,為何是這本原名為《企業力とデザイン》的書?答案很單純,因為這書簡直就是為「新。設計」書系量身打造:在設計類書似乎熱過頭的這幾年下來,大家總是紛紛預測,設計書市場已趨飽和,在七編開張之際,更是有現在進入市場會不會太遲云云。七編這時只好繼續發揮能耐:七編的成員,都是最早就投入設計書市場的編輯,大家看到的或許是這三五年的榮景和淡景,但我們走過的則是這八九年的變化。設計書或許不再熱,但至少已穩定成一書類,(特別感謝誠品書店及博客來。)設計專業讀者似乎也從一開始案例式新奇介紹、東京潮北歐風一再複製,開始進入到尋覓這些設計作品背後的思考或故事。「新。設計」希望能在大家只要上網幾乎不費力就能得到甚至當日才發表的最新設計作品的當下,一起回到源頭去發掘視覺表像的背後,發生了什麼故事;在從設計師走到設計大師的路上,經歴了什麼樣的人生風景;設計從專業界擴延成各產業界的美學現象,其中的轉折是什麼。
- Jun 11 Thu 2009 16:50
設計,打造感動人心的力量!
- May 14 Thu 2009 18:25
《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上藝術類排行榜
- May 13 Wed 2009 14:17
史蒂芬.塞格麥斯特的眼淚
我只能說,聽塞格麥斯特說故事是一大享受。
- May 13 Wed 2009 14:13
《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上市未滿2週.緊急再刷
20263發現自己一直沒有將「新。設計」五月大書的介紹貼上,這本書已經要再刷了,令人振奮的是它上市還未滿兩週呢。20263感到無比地開心啊。編輯過程中,20263得到很多收穫和感動,感謝最酷的平面設計師王志弘願意推薦、感謝詹宏志先生在每個月十幾本待出版書稿中閱讀並推薦本書、感謝陳宏一導演以及甫出版《菜尾與初衷》的孫大偉先生推薦相挺。還有隔壁編輯室的尚遠,他將高中時期就買的CD從角落搜出,好多New Order、Joy Division和Suede的專輯,那些經典設計多出自書中受訪者之一的Peter Savillle之手,有種名之龐克搖滾一天天住進了耳朵裡,高低音符長征向無盡的夜晚,聲音傳遞出一種英式的直接的不修邊幅的青春調。。。很奇妙地我和麥卡勒斯的小說重新開始了約會。
- Apr 09 Thu 2009 14:58
「東京享。物」藝術市集開市了!讓您有機會私藏美術館的設計品~
- Apr 03 Fri 2009 23:18
最貼近人心的二十間東京美術館
多年前寫下《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這本書的李俊明,在那美學書籍還寥寥無幾的年代,用清新的文筆、充滿創意的旅行視角,啟蒙了許多朋友對於美術館的想像,讓更多人願意踏進本來被認為高高在上殿堂的美術館。當時甫離開媒體總編職務的俊明,未及三十歲之齡,也自此開始了他自由創作人的身分。接下來多年的美學觀察及書寫歴程,以及美學講座策劃及演講的經驗,讓更多朋友因為他而認識了倫敦、哥本哈根、雪梨、曼谷等城市,這些城市因文化創意而更有魅力。
然而事實上東京一直是俊明真心喜愛卻藏著多年仍未書寫的城市。
- Mar 10 Tue 2009 11:26
獨家專訪:新。設計編輯室X史蒂芬.布赫 (之四)
19. 當客戶不滿意你的作品,而你自己認為很棒時,你通常如何應對?
現在我可以很高興地說,我已經很少遇到這種事了。現在找我做設計的人都知道我會做些什麼樣的東西,他們就要那種東西。但是如果真有一些意見相左的狀況發生,我會試著去分析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通常問題不是在設計本身,而是工作內容沒有講清楚。有時候我會選擇走人,畢竟人生苦短啊。
- Mar 10 Tue 2009 11:22
獨家專訪:新。設計編輯室X史蒂芬.布赫(之三)
11. 這本書由你採訪、寫作、書籍設計一手全包,是你主動向出版社提的想法?
是的,我從構思這本書、書本設計、到字體的設定,完全一手包辦,不假他人之手。所以這本書才會花了我兩年的時間啊。我的確是個控制狂。
- Mar 10 Tue 2009 11:16
獨家專訪:新。設計編輯室X史蒂芬.布赫(之二)
5. 書中收錄的作品,也是由你建議、挑選?或是由設計師本人自己選擇提供?
我請每一位設計師寄二十件早期的作品、五件他們最棒的作品、和五件最近的作品給我看。很多人翻他們的舊作翻出興致來,找了好幾打(有些甚至上百件)的東西給我,然後我再從中挑選我認為最能陳述他們故事的作品放到書裡頭來。